湘江新闻网8月27日讯(通讯员 王宁 李彦娜)为深入推进“七彩假期”志愿服务项目,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,8月26日,桔子洲街道八字墙社区联合智天使公益联合会、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“七彩假期”志愿服务团队,开展了以“传承民俗文化,守护平安成长”为主题的“橙”“黄”双色彩虹课堂活动。
活动现场。
“橙”色课堂:剪纸承古韵,民俗润童心
课堂以“传统节日习俗+十二生肖文化”为核心,通过动画短片、故事讲述、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,系统介绍了春节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习俗,引导孩子们理解“年兽传说”“屈原投江”等文化符号背后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。在十二生肖知识环节,志愿者巧妙结合“生肖故事”“生肖成语”等趣味内容,帮助孩子们记忆生肖顺序与寓意,并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生肖故事。
手工剪纸环节。
随后进入手工剪纸环节,志愿者示范了“福”字、生肖动物、窗花等传统剪纸技艺,孩子们手持剪刀与红纸,在耐心指导下专注创作,一幅幅稚嫩却充满创意的剪纸作品逐渐成型。此次民俗课堂不仅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,更通过文化符号的具象化呈现,将“团圆”“感恩”“奋进”等价值观融入心灵,为增强文化自信埋下种子。
“黄”色课堂:安全“找茬”学知识,平安成长记心间
“红灯亮时,我们应该怎么做?”“过马路时要注意哪些隐患?”在“黄”色交通安全课堂,志愿者以“互动体验+情景模拟”的形式,设置交通知识抢答赛、交通安全隐患“找茬”和“18个注意”科普课堂环节,通过“学、练、思”相结合的方式,将抽象的安全规则转化为可感知、可操作的行为习惯,让安全知识“活”起来,切实提升了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。
孩子们踊跃抢答。
交通知识抢答赛中,孩子们踊跃举手,对“斑马线作用”“信号灯含义”“乘车安全规范”等问题对答如流,志愿者则针对易错点进行补充讲解。交通安全隐患“找茬”环节,通过展示包含“行人横穿马路”“车窗抛物”“未满12岁骑行自行车”等隐患图片,引导孩子们化身“安全小卫士”,主动识别危险行为并提出改正建议。“18个注意”科普课堂则系统梳理了“过马路走斑马线”“不随意横穿马路”“乘车系好安全带”“不在马路边玩耍”等日常交通安全要点,志愿者将知识点编成口诀,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。
活动现场。
活动尾声,志愿者为孩子们颁发了“民俗小达人”“安全小卫士”荣誉奖品,鼓励孩子们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朋友。活动负责人表示,“七彩假期”活动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,民俗课堂让传统文化看得见、摸得着,安全课堂则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,这样的活动既有意义又有温度。
来源:湘江新闻网
作者:王宁 李彦娜
编辑:吴戍疆
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ap.hnxjnews.cn/content/646942/61/15231387.html